阅读历史 |

第949章 各有举措(2 / 2)

加入书签

泰康的话,彻底说服了程纵。程纵阴沉的脸上,此时也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来。

“不愧是康王殿下,果然深谋远虑。既如此,此事便全权交给康王负责。”

泰康领命,便自告退准备,不在话下。

却说陈余处境,正如泰康所说的那样。

自从前线奏报,伏念大胜之后,便带领着十七路士族反王归见吕伯琚。吕伯琚为了吕氏宗族的再度中兴,最终权衡利弊之间对身为作乱魁首的陈余选择了饶恕。

就像泰康所分析的那样,陈余虽然人品不好,但毕竟是十七路反王的首脑人物。自从是變死后,身为是變家将的他就代表了是變的整个宗族。处决陈余,对于吕伯琚来讲易如反掌。可是一旦将他处决了,势必会引来是變集团以及所辖宗族势力的再度恐慌。十七路反王共乱北地已经是一场劫难,吕伯琚更希望的是自己所治理的北地能够彻底的相安无事并且可以稳固发展。

“陈余此人,我觉得还是暂且饶了他的性命比较好。毕竟他代表了是變家族,而且所有的夏朝士族旧部也全都看着呢。我此时处死他解恨是小,但若是因此失去了人心所向,那可是绝对的大事啊。”

吕伯琚在做出决定之前,也曾密诏大长老伏念共同在事先讨论过这件事情的。听完吕伯琚的决策,伏念对此并无异议。

二人同为智士,自然能够达到彼此之间的共识。

伏念和吕伯琚心中的想法一样,那就是身为此番作乱首领的陈余的确该死,但处死他绝对不能够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饶了他的一条性命,不单单能够显示出吕伯琚的贤明,还可以将看似永无休止的战乱就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对于首领大人您此番做出的这项决议,属下对此深表认同。但您这么做,目前还有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存在。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能够予以及时解决的话,属下只怕后续引发出来的争端,会比处死陈余显得更为严重的多啊。”

伏念由此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而吕伯琚则在轻轻点头之余,仍旧泰然自若的对伏念选择了几近恭敬般的询问。

这正是“虽有智算权衡策,尚需便解后顾忧”。预知伏念口中两件难事怎样,吕伯琚又当处事若何?且看下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