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3章 人心的变化与嘀嘀的大订单(1 / 2)

加入书签

杨志杰给出的方案,对于扬子汽车的管理层来说,算得上是石破惊天。

“好家伙,你还真是,也难怪你说我会乐不乐意了。”

朱培听完之后苦笑不已,果然是埋头技术的人才能想出的方案,杨志杰的建议是把扬子汽车并入到新悦驰当中去,也就是说说服母公司把扬子汽车打包卖给新悦驰。

“你就说行不行吧。”

作为老国企人,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个建议意味着什么。

扬子汽车整体打包出售给悦驰汽车,从独立子公司变成了悦驰汽车一个部门,行政级别上给自己来了个大降级,朱培这种之前能够主导一方,在母公司享受副总裁待遇的人物变成了悦驰汽车的一个部门经理。

虽还是干着之前同样的工作,但这其中意味着什么不需要多说,享受过权利带来好处之后,很少有人会做得出这样的决定。

包括他自己也是如此,不过对这些所谓的权利杨志杰并不是很看重。

当然,他不相信大家没想到这一层,都没提出来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他自己提出来也是有自己小算盘的,人都不可能是无私的,他也不可能成为那样的人。

其次就是现在的扬子汽车,年产值占据着琅琊区GDP的10%,是滁州的知名企业,加之是土生土长的企业,扬子汽车能够浴火重生,对于琅琊区乃至于整个滁州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尉来汽车接手之前,扬子汽车经历了两次出售,可以说纵观扬子汽车的一生,就一直处于出售的路上,好不容易过了十来年的安稳日子,企业也达到了成立以来的巅峰。

整个扬子人对于檀锦程这位初到任之时强势裁员,砍掉飞扬品牌系列的作法很不看不惯,但是现在的扬子人对檀老板只有感恩的心思。

企业越来越好,自己的收入也越来越高,甚至包括当地ZF都有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然而十年过去,无论是人还是事都变了很多,扬子汽车不也在谋求变化嘛。

“你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吧这事儿并不会比IPO容易多少。”

朱培微微皱眉,以出售的方式换生存是整个扬子人的心理阴影,朱培又怎么可能没想到这点,但是在座的谁都不没有提出来,就是不想讨论这种可能性。

但是现在被杨志杰这个愣子给公开提了出来,那么就不得不认真考虑了。

公司是由他在管理着,但是核心位置上可是有老板嫡系跟眼线的,如果这么重大的一个提议连考虑都不考虑一下,那传到老板耳里,他也就到头了。

实话说以扬子汽车目前的业务模式,也确实不足以支撑起一家汽车公司,之所以还存在,一是有着强大的背景,二来也是因为历史遗留的问题。

尉来的成立与发展是从扬子汽车开始,初期在资源方面老板对扬子汽车做了不少的倾斜,精简机构,提高工人待遇,招收更多专业部的研发人员。

在初期扬子汽车内部无法负担起研发重任之时,他们曾经还在甬城总部办公过一段时间,杨志杰更是长期驻扎实在甬城总部工作学习。

或许这老小子就是因为这个才提出来的吧,朱培知道杨志杰可能没有什么坏心思,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高兴的。

“确实不容易,尤其是要说服区里跟市里,明明我们是有上市机会的。”

科创板会在今年推出,还有注册制也计划在推出,从政策上来看A股就是偏向于扩容的,大背景是完全有利于扬子汽车上市的,只要说服母公司,靠着老板的背景,在A股上市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儿。

杨志杰笑了笑,摇了摇头,不得不说过了几年好日子之后,大家都各自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你们说的没错,上市确实是不难,但是上市之后呢?”

“还有,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什么区里的想法,而是老板的想法。”

“再说,区里有什么不好说服的,把税收留在当地不就行了,这些年不一直是这么做的么?”

杨志杰有自己的小心思,在总部呆的那段时间里,他跟檀锦程接触不少。

老实说,最初他对于扬子汽车被这么一位毛头小子接手,是非常不信任以及反感的,一个搞电瓶车赚了俩钱的就敢不知天高地厚的搞起了汽车。

真是不知死活,但是在之后总部呆的日子里,他在思想上有了不小的改观。

这个小老板的目标很长远,做事也不急躁,尉来每年的销量预期都不吹牛逼,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在营销方面的能力更是超强,但与此同时没有放弃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

从2014年开始,尉来每年用于技术研发上的资金都是营收5%以上,部分重点项目的研发投入更多,包括扬子汽车都是如此,老板从来没有把扬子汽车当作一台赚钱机器。

用老板的话来说,就是营销是你的能力,但技术是你的实力,以技术推动企业发展会更有底气吹牛逼。

他提出来的小心思也是因为这个,以技术为基础,他的话语权就更高,他相信扬子汽车哪怕成了悦驰汽车的一个部门,他的地位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至少在老板心里是这样的。

至于说上市带来的个人身家上的变化,要说不动心那肯定是假的,只不过杨志杰不同于其他人,他能够顶得住这种诱惑,再说这十年以来他也没少赚。

“大家也不要只看眼前,还要多看看未来,谁告诉你们悦驰汽车就没有上市的可能性啊?”

这话已经说得相当露骨了,不过也只有杨志杰这类人敢说了,但是同时也确实警醒了朱培。

是啊,我们考虑得再多,最终不还是要老板来决定吗,他们想得再多都没用,老板才是扬子汽车的核心啊。

朱培深吸一口气道:“行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儿了,大家注意保密,老杨你留一下。”

一众人各怀心思的离开,被留下的杨志杰一副淡然的样子,权利斗争哪里都有,搞技术的同样也要会这些,这话是老板最初跟他熟络起来劝告他的。

多年之后,杨志杰每每想起都觉得自己有些可笑,活了大半辈子还不如老板20来岁看得清。

如果早些明白这些小九九,他的人生可能不止如此。

“老杨,谢谢你了。”

“不用谢我,你能理解我的意思就行,我不是针对你什么。”

“是啊,我们这些人都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倒不如你看得清啊。”

扬子汽车是一家由民营上市公司控股的子公司,说到底他们这些人的身份已经跟平常的职业经理人没什么两样了,离开了公司他们一样需要出去找工作,投简历。

老板才是他们最大的大腿,过多的考虑自己或者是区里的态度,实非他们应该的。

“按照老板的性格,如果他有意让扬子汽车上市的话,根本就不需要你来试探,也不可能在你试探之后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实际上你这个议题根本就没有可行性。”

“还有就是,老板是那种亏待员工的人吗?你不妨站在老板的角度来考虑一下问题。”

站在檀锦程的角度,他确实不想让扬子汽车独立上市,单一的业务,竞争激烈的小赛道,上市除了圈股民的钱之外,对他还有公司来说没有任何的好处。

对于国内甚至国内的车企来说,2018年应该是他们在国内市场上最后的辉煌了,没有任何的意外,2019年又是一大批的车企要倒闭或者处于经营不善的状况。

有被尉来与闻界联手收购业务拉了一把的利帆,有借壳上市,凭借着保时泰爆火了一把的众肽,这些中小型的车企,在2019年都将再次陷入经营困境。

独立上市对于体量很小的扬子汽车并非是什么好事儿,一旦上市了就是一家独立的公司,跟尉来没有任何的关系,尉来也不好自己的资源去反哺扬子汽车。

这是伤害尉来全体股东的利益,檀锦程是上市公司老板,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儿。

失去了尉来的支持,在技术与资金都失去支持的情况下,业务又单一的扬子汽车上市之后只会渐渐的成为A股割韭菜当中的一员。

“营收逐年下降,财报一年难看过一年,最后就是亏损甚至于ST退市,这基本就是我能看到单独上市之后扬子汽车的未来。”

一月中旬,被杨志杰点醒之后的朱培再次来到了甬城尉来总部。

在梅山工厂,朱培见到了正在工厂视察的檀锦程,双方谈判进展还算不错,没有太多了外部事务干扰的檀大老板最近一直在忙于几大零部件公司以及悦驰汽车的整合问题。

尉来对零部件内部供应的改革,在圈内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让各大零部件公司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不得不说很是大胆,也体现出檀锦程极大的自信。

国内敢这么搞的车企,尉来是第一家,不过马上又会迎来第二家了,那就是BYD,迪子最近跟尉来一样,注册了一大堆以弗迪开头命名的子公司。

船夫哥在接受采访之时,对尉来的改革大加赞扬,还表示BYD目前也正在着手这方面改革,与尉来的模式相似。

相似确实是相似,不过两家背后的逻辑不一样,迪子在对待供应商以及付款,账期等等方面跟尉来还是有着本质区别是的,迪子的改革更像是一家汽车金融公司。

而尉来在对待供应商的模式上则完全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