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人心的变化与嘀嘀的大订单(2 / 2)
“这样的上市公司对我有什么意义?我需要通过扬子汽车来割韭菜吗?”
扬子汽车上市,撑死也就对标一下目前A股的江铃汽车,18年底,江铃汽车的市值不过70多亿,翻个一倍多也就160亿不到,以扬子汽车不如江铃业务的丰富程度来计算,扬子汽车上市之后市值最多也就是这个体量了。
“老板这话说得让我无颜以对,确实是我们有些小心思了。”
比檀锦程大十几岁的朱培让他给训得无地自容,确实对于老板的身家而言,扬子汽车这点体量让他背上一个割韭菜的骂名,那就真的不值得了。
目前在A股上市由老板实控的两家公司,闪驰科技的股价这些年虽然没有大幅度的上涨,在2018年也经历了严重的下跌,但是跟其他公司相比,从2008年借壳上市以来,闪驰科技却从来没有让老板背上割韭菜的骂名。
首先是闪驰科技的业绩一直很稳定,亮点说不上有多少,但是也没有什么可吐槽的地方,另外就是闪驰科技每年都会分红,分红比例差不多维持在年化3%左右。
这些年监管层在强调上市公司对全体股东分红,有些公司上市十几年一毛不拔被拿出来公开点名,作为反面例子,而闪驰科技自上市以来就是正面的例子。
第一批在借壳当中投资闪驰科技股票的股民,坚守下去基本都跑赢了十年以来的沪深300指数,算是一家非常优质的民营上市公司。
至于说尉来股份的话那更没得说,虽然分红率计算下来平均只有1%上下,但是他股价表现好啊,IPO之时不过500多亿的估值,现在呢,上市几年时间股价上的收益就获得了大量的回报。
更不用说几次股灾的情况下,老板动用大笔现金回购救市,这一次两家公司又先后拿出了回购方案,提振市场信心。
“这些之于我可能是一个虚名,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都有着不小的损失,企业是赚钱的没错,但在明知结局的情况下还去作恶,那这个钱不赚也罢。”
“你们为公司发展的心思我能看到,但是上市就不必了,至于说你们想并入到悦驰汽车,这个想法还不错,但是具体的话你们自己去跟王总谈吧。”
王风英正式加盟之后,檀锦程就已经经卸任了悦驰汽车总经理一职,现在的他是协助王风英打理新成立的分公司,具体的决策王风英会跟他商量,但是指令是由王风英签署的。
悦驰汽车全资收购扬子汽车,确实是不一个不错的主意。
SUV,硬派越野,皮卡,有现在大火的赛道,也有未来表现不错的“网红”赛道,同样还有小众赛道,三者相辅相成,又因为技术共通,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悦驰汽车而言是丰富了自己的产业结构,而对于扬子汽车来说则是抱上了大腿,让企业可持续的生存下去。
朱培回去开会的过程他早就知道了,一直没有表态就是等着朱培上门。
公司发展壮大了,各大子公司有自己的小心思很正常,这些年他对于扬子汽车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导致内部滋生出一些野心,甚至考虑当地ZF的感受多过于他。
这些他都能够理解,人性就是如此,但是不能接受。
大型集团公司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有为地方ZF创造税收以及就业的负责,也有为员工考虑的义务,这些他通通都办到了,但是如果说这些就大于公司前途的话,那他是无法理解的。
可持续性发展才是共赢的基础,上市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只是经营过程当中的一环,并不是最终目标,但显然现在的管理层里以及当地ZF的一些人不是这么想的。
也或许是扬子汽车这些年发展得还不错吧,2018年刚刚拿下历史最佳销量以及营收,让一些人有些膨胀了。
“好的,那就不打扰老板了,我自己去找王总。”
挥了挥手,檀锦程笑着道:“去吧,看看你能不能谈下来个好的价格下来。”
朱培点了点头之后转身离开,出了工厂大门,朱培感觉自己的后背都有些湿了。
虽然老板什么都没说,对他的态度也是一如既往的和气,但是朱培却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这种劫后余生是他本人,也是扬子汽车。
“哎,还是老杨看得清啊。”
嘀咕了一声的朱培不由得又是一阵苦笑,从与老板会面汇报工作到现在短短是半个月的时间,加上一次会议与今天,一共见了三次老板。
就是三次,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甚至对比起老板刚刚接手扬子汽车之时还要大。
真是时间长了就让人淡忘了这位可是20岁刚刚出头就敢以蛇吞象之资拿下长风集团大部分汽车业务以及上市融资平台实现借壳上市的主啊。
他能够确定,如果扬子汽车向母公司递交分拆上市的计划书,母公司一定会批准的,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募集到资金之后又得到母公司的支持,扬子汽车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通道。
而是在限售解禁之后,母公司一步步套现放弃扬子汽车,最终完全退出。
“现在看来他们还算是清醒。”
看着朱培离去的身影,檀锦程朝一旁的张利笑道,张利呵呵一笑,也不敢答腔,这里面的内情他是知道一些的,但也不敢多说什么。
皮卡车而已,尉来自己又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技术,BYD能造电动皮卡,尉来同样可以。
现在不造不过是把资源还有生存空间留给下属子公司而已,如果下属子公司没有理解母公司这种苦心,那就不要怪他不客气了。
如朱培所想,扬子汽车如果向上递交上市计划书,他确实是会签字同意的,甚至还会配合着推动。
但是当计划书正式递到他手里的那一刻,也就是尉来(悦驰)自主品牌皮卡车提上方案之时。
“啥意思?上市不是好事么?”
跟在檀锦程身后充当小跟班的檀锦恩小声嘀咕道,他已经正式进入到尉领出行工作了,檀锦程没有一开始就把他放在什么高大上的职务上,而是让他在各部门轮班。
今天檀锦程是视察埃安生产线的,自打去年十一月份在羊城车展打出名气之后,全新一代的埃安S订单越来越多,多座城市的出租车公司向尉来发出采购要求。
2018年在舆论危机上吃了大亏的嘀嘀,这时候也没有什么大的心思去搞什么D1项目了,先稳住主营业务再说,另外此时的嘀嘀在股东们的要求之下,已经在谋求上市了。
再这么亏下去也不是个事儿,部分股东已经有提桶跑路的心思了。
不搞D1项目,自营业务又要继续下去,嘀嘀向尉来发出了采购要求,专属于嘀嘀定制款的埃安S,总计一万辆,这是一笔非常大的订单。
按照市场售价,这可是一笔14亿元的大订单啊,让船夫哥羡慕得不行,这要是给秦EV该多好,檀锦程对这笔订单也非常重视。
“看不懂的就少说,记在心里,回去之后慢慢消化理解。”
这是网约车订制款,檀锦程今天一时兴起就叫上了堂弟一起来看看,学习学习大公司对产品的要求是什么,尉领出行是干不过嘀嘀的。
甚至同样是车企自营的平台北汽约车,曹操出行都应对困难,但是作为B2C网约车平台之一,背靠尉来的尉领也是有一定市场地位的。
嘀嘀安全事故频出,但是网约车市场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此时像他们这些口碑不错的小平台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尉领出行接下来几年里是也有一些发展机遇的。
“哦,知道了。”
檀锦恩也意识到了自己失言了,他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话说出口就有些后悔了,这是公司高层的事儿,他一个小喽啰能听到就已经是难得的机遇了。
“目前的订单交付还是要跟上啊,尤其是要保证大客户的订单交付周期,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还是要安排好的啊。”
再有半个月时间又到过年了,话说回来陈维是不是对他有什么意见,上一次大笔的订单也是过年前给的,这一次又是,好家伙,整个就是一个给生产带来不少的困难。
“只能说是尽最大能力生产了,不过我们会优先嘀嘀的订单,实在不行的话C端客户的订单只能是往后延延了。”
嘀嘀这笔订单要得比较急,但是哪怕如此尉来也必须接下来,目前国内有能力接下嘀嘀订单的只有尉来跟BYD,尉来任何的犹豫就是给BYD机会。
“行吧,暂时来说也只能这样了,过年还是要让大家过年的。”
过年期间员工要放假,工厂开工率有限这事无法避免。
除了嘀嘀的大订单之外,今年还有一个大的政策那就是汽车下乡,文件会在这个月底正式对外公布,但是具体的细则各大车企都收到了。
汽车下乡政策也包括新能源汽车,续航超过400公里的,可以获得2.5万元的补贴,插混车型在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超过50公里的可以获得一万元的补贴。
燃油车也有补贴,悦驰A1的话按补贴来计算,最高可以有2.2万元,燃油车的产能他不担心,现在比较关心的就是在政策波动极大情况下新能源系列的产能。
这玩意儿还真不是说你库库往死里生产就行啊,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调配。
PS:上一章大家有点意见,但是是这一个改革系列当中的一环,也包括这一章,另外关于完本的计划,会按照原来的计划写到电动车竞争最激烈的年代。
当然,2019年12月至2023年中间有一些不能写的,我会回避,总之一句话,不会烂尾,会给大家一个不错的结局。
感谢史提芬芬芬义父的打赏,好久没收到这么大额度的打赏了,哈哈,开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