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灯熄(1 / 2)
此时钟楼和鼓楼遥相呼应的响着,声音悲戚,传尽渝京城。宫外的人都停下了手中事务。
有人茫然间问:“什么声音?”
“是丧钟啊。”
风烛残年的老臣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泪流满面。
皇后薨了,娴毓夫人早被内监一杯鸩酒喂下去陪万庆帝了。向来一心礼佛不理俗世的德妃沈氏走出了香堂,她为新帝养母,不日便可加封太后。
丧服披身,她那张脸上太久不见悲喜,如今也就难测悲喜。
德妃召了重臣典丧事,百官皆衣白单衣,白帻不冠。闭城门、宫门。京中大臣连夜入宫理丧。
后宫嫔妃集聚一殿,王爷公主也连夜从府中赶来。顾倾辞想起万庆帝的遗言,才明白她父皇是在托孤。她将云筝好好安顿在关雎楼,便去了钟粹宫。
顾君碧站在钟粹宫门口,看的方向是她母妃被抬走的方向。
顾倾辞没先开口,站了一会儿顾君碧才看见来人,她其实脑子很混沌,一时什么都想不通,只好呆呆地问:“三姐,你说这是为了什么啊?”
顾倾辞能猜到为什么,娴毓夫人这些年手段不算干净,好多事捋着查查都能顺到她,连当年顾倾辞生母的死,顾倾辞也疑心过她。可惜查而无果,顾倾辞也只能告诉自己当年之事确实是个意外。
万庆帝是当真疼顾君碧,所以这么多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如今他一走,娴毓夫人这么多年没少招人嫉恨,没人再庇护顾君碧,万庆帝怕她受了带累。
如今他一道圣旨带走了娴毓夫人,又为顾君碧寻了顾倾辞这个靠山,就是为了登基的不论是顾琮还是顾珩,他的幺女都会被保护安好。
只要娴毓夫人一死,过往就尘归尘,土归土。
其实顾倾辞有些难过,因为万庆帝总说最疼她,可最后缜密地为子女安排后路,不是为她。
她将心中的酸涩压下,再开口又是那个淡漠冷静的永懿公主:“他们感情一向很好,父皇舍不下你母妃。咱们一同走吧,别误了丧典。”
万庆帝离世早有预兆,他生前对旁人付出的情谊有限,旁人对他生出的难过也就很浅薄。
除了顾君碧。
顾君碧是当真父母疼爱长大的公主,若大楚真有个千娇百纵的金枝玉叶,只她一个。
她未满周岁时常啼哭不止,只有万庆帝抱着才能好,一连几日,万庆帝都是抱着她上朝的。疼爱不是假的,被伤害的时候才更难过。
顾君碧亲眼看着娴毓夫人七窍流血的尸身被抬走,一时间手脚冰凉,犹如行尸走肉般,不知所措。
曾经眉梢眼角都用骄傲装点的人,如今颓败惨白到没有颜色。
众人哭踊,顾君碧才一点一点醒过来。她试着哭了一声,然后两声,最后呼吸不畅哭得几乎要背过气去,她想不明白父皇为何要母妃陪葬。一夜之间连失父母,顾君碧那颗心上的壁垒一瞬崩塌。
顾倾辞看着她脆弱不堪的小妹,忽然很想天地静止,然后,抱抱她。
就像隔了许多年光阴,抱抱那个失去母亲,雨夜里泣不成声的自己。
她从未说过,也就无人知晓,她此生最羡慕的人是顾君碧。
她想要的东西要费了心思才能得到。可顾君碧不一样,她思虑质纯,许多时候根本不知晓吃了亏,需要回到殿中被母亲指点才能明白。
可她也不肖做什么,自然有娴毓夫人替她撒娇,得来更好的。
她看着顾君碧挽着娴毓夫人的手,两人有说有笑,她就很羡慕,很羡慕顾君碧,有个母亲。
很羡慕两人从御马苑较劲回来,天色渐晚,路过钟粹宫,有小太监喊一声:“娘娘,公主回来了。”然后就有一行宫女从小厨房向殿里端宵夜。
↑返回顶部↑